Oeko-Tex Standard 100是1992年德国Hohenstein研究协会和维也纳-奥地利纺织品研究协会制定的。现在有15个检测协会,
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已确定它们的安全性。Oeko-Tex Standard 100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品生态标志。
Oeko-Tex Standard 100规定的标准是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对纱线、纤维以及各类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含量规定限度。只有
按照严格检测和检查程序提供可证明质量担保的生产商才允许在他们的产品上使用Oeko-Tex 标签。
![生态纺织品认证](http://www.ebotest.com/uploads/allimg/2020/1-20111P910554c.png)
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生态学术语可以按下面分成三方面来理解:
一、生产生态学
这是指纤维、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应该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对于空气纯度的保持、水纯度的保持、废物的处理、
及无噪音的保护都能满足合理的条件。
二、人类生态学
这是以服装对使用者和它们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基础的。根据我们目前的认识,纺织品在正常使用时,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必须避免。
三、处理生态学
这个概念是以纺织品的处理为基础的,包括它的再循环、分解时不释放有害物质、热量消除时不危害空气纯度的保护。
Oeko-Tex Standard 100产品分类
自从1997年2月以来,Oeko-Tex Standard 100将产品划分为四个类别,代替了以前的16个产品组。对于申请者而言,这种纺织品
类别更加容易和简单。该标准是根据纺织品用途来划分的产品等级,这些产品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未加工的原材料及辅料。
产品的不同用途及检测方法构成以下不同等级:
婴儿用品(一类产品)
除皮制衣物外,一切用来制作婴儿及两 岁以下儿童服装的织物、原材料和附件。
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二类产品)
穿着时,大部分材料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如:上衣、衬衣、内衣等)
不接触皮肤的产品(三类产品)
穿着时,只有小部分直接接触皮肤,大部分没有接触到皮肤的织物。(如:填充物、衬里等)
装饰材料(四类产品)
用来缝制室内装饰品的一切产品及原料,如桌布、墙面遮盖物、家具用织物、窗帘、室内装潢用织物、地面遮盖物、窗垫等。
标准对婴儿和初学走路孩子的产品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条件:如,甲醛的限定值是20ppm,而同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床上用品、
内衣、衬衫及宽松的上衣的甲醛限定值是75ppm,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外衣(男女套装、外套)和家用装饰品(桌布、
装饰织物、窗帘、家具上的织物、床垫)甲醛含量只须低于300ppm。可以对照一下,一个苹果的甲醛含量至少是20ppm。
化妆品的甲醛是用作防腐剂的。像漱口水这样的产品,如果甲醛含量超过了100ppm就必须公告。按照法律,纺织品的甲醛含
量如果1500ppm或更高就必须声明。
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意义
从引入Oeko-Tex Standard 100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上万家纺织品和面料行业的公司被授予了“信心纺织品”证书。
纺织品及服装公司不能使用Oeko-Tex Standard 100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的标志,除非其产品已经通过了已批准的检测协会
的检测和认证,或是得到了检测号。证书一年有效,且只适用于所检测的产品类。
现在大型的纺织公司和邮购公司都告诉消费者他们正在销售的纺织品已经根据Oeko-Tex Standard 100对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
生产的儿童服装、床上用品、或贴着皮肤穿着的纺织品如内衣和胸衣的公司都完全接受检测标志。一些个别的公司正在将其所
有的产品进行Oeko-Tex Standard 100的检测。因为消费者相信市场上印有Oeko-Tex Standard 100标志的产品。
Oeko-Tex Standard 100国际协会雇用的成员,都以最新的科学知识按照相同的程序和规则来进行检测。自1997年2月该标准
检测内容被扩大至今,现在检测22种杀虫剂代替此前的8种;现在有20种敏感诱导染料被拒绝代替以前的8种;现在所检测的
三氯苯酚经过实践证明是可以代替五氯苯酚使用的物质。
Oeko-Tex Standard 100涉及主要化学项目及限量
限量值和色牢度,第一部分
产品级别 |
I
婴儿 |
II
直接接触皮肤 |
III
不直接接触皮肤 |
IV
家饰材料 |
酸碱值1 |
|
4.0 - 7.5 |
4.0 - 7.5 |
4.0 - 9.0 |
4.0 - 9.0 |
甲醛 [mg/kg] |
112 法 |
n.d.2 |
75 |
300 |
300 |
可萃取的重金属 [mg/kg] |
Sb (锑) |
30.0 |
30.0 |
30.0 |
|
As (砷) |
0.2 |
1.0 |
1.0 |
1.0 |
Pb (铅) |
0.2 |
1.03 |
1.03 |
1.03 |
Cd (镉) |
0.1 |
0.1 |
0.1 |
0.1 |
Cr (铬) |
1.0 |
2.0 |
2.0 |
2.04 |
Cr(VI) 铬 (六价) |
检测限值以下5 |
Co (钴) |
1.0 |
4.0 |
4.0 |
4.0 |
Cu (铜) |
25.06 |
50.06 |
50.06 |
50.06 |
Ni (镍)7 |
1.08 |
4.09 |
4.09 |
4.09 |
Hg (汞) |
0.02 |
0.02 |
0.02 |
0.02 |
被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 [mg/kg]10 |
Pb (铅) |
90.0 |
90.03 |
90.03 |
90.03 |
Cd (镉) |
50.0 |
100.03 |
100.03 |
100.03 |
杀虫剂 [mg/kg]11, 12 |
总计12 |
0.5 |
1.0 |
1.0 |
1.0 |
氯化苯酚 [mg/kg]12 |
Pentachlorphenol (PCP) 五氯苯酚 |
0.05 |
0.5 |
0.5 |
0.5 |
Tetrachlorphenol (TeCP), 总计 |
0.05 |
0.5 |
0.5 |
0.5 |
限量值和色牢度,第二部分
产品级别 |
I
婴儿 |
II
直接接触皮肤 |
III
不直接接触皮肤 |
IV
家饰材料 |
邻苯二甲酸酯 [w-%]13 |
DINP, DNOP, DEHP, DIDP, BBP, DBP, DIBP, DIHP, DHNUP, DHP, DMEP, DPP, 总计12 |
0.1 |
|
|
|
DEHP, BBP, DBP, DIBP, DIHP, DHNUP, DHP, DMEP, DPP, 合計12 |
|
0.1 |
0.1 |
0.1 |
有机锡化合物 [mg/kg]12 |
TBT 三丁基锡化合物 |
0.5 |
1.0 |
1.0 |
1.0 |
TPhT 三苯基锡化合物 |
0.5 |
1.0 |
1.0 |
1.0 |
DBT 二丁基锡化合物 |
1.0 |
2.0 |
2.0 |
2.0 |
DOT 二辛基锡化合物 |
1.0 |
2.0 |
2.0 |
2.0 |
其他残余化学物 |
OPP 邻苯基苯酚 [mg/kg]12 |
50.0 |
100.0 |
100.0 |
100.0 |
芳香胺 [mg/kg]12, 14 |
没有5 |
PFOS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μg/m2]12, 15 |
1.0 |
1.0 |
1.0 |
1.0 |
PFOA 全氟辛酸 [mg/kg]12, 15 |
0.1 |
0.25 |
0.25 |
1.0 |
SCCP 短链氯化石蜡 [w-%]12 |
0.1 |
0.1 |
0.1 |
0.1 |
TCEP 三(2-氯乙基)磷酸酯 [w-%]12 |
0.1 |
0.1 |
0.1 |
0.1 |
DMFu [mg/kg]12 |
0.1 |
0.1 |
0.1 |
0.1 |
染料 |
可分解芳香胺类12 |
不得使用5 |
致癌物12 |
不得使用 |
致敏物12 |
不得使用5 |
其他12 |
不得使用5 |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 [mg/kg]12 |
总计 |
1.0 |
1.0 |
1.0 |
1.0 |
多环芳烃 [mg/kg]16 |
苯并[a]芘14, 16 |
0.5 |
1.0 |
1.0 |
1.0 |
总计12 |
5.0 |
10.0 |
10.0 |
10.0 |
生物活性产品 |
|
没有17 |
阻燃产品 |
总体 |
没有17 |
|
PBB, TRIS, TEPA, pentaBDE, octaBDE, DecaBDE, HBCDD , SCCP, TCEP12 |
不得使用 |
限量值和色牢度,第三部分
产品级别 |
I
婴儿 |
II
直接接触皮肤 |
III
不直接接触皮肤 |
IV
家饰材料 |
残余溶剂 [w-%]18, 19 |
NMP |
0.1 |
0.1 |
0.1 |
0.1 |
DMAc |
0.1 |
0.1 |
0.1 |
0.1 |
DMF |
0.1 |
0.1 |
0.1 |
0.1 |
残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 [mg/kg] |
OP, NP, 总计 |
50.0 |
50.0 |
50.0 |
50.0 |
OP, NP, OP(EO)1-2, NP(EO)1-9 总计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色牢度 (沾色) |
耐水 |
3 |
3 |
3 |
3 |
耐酸性汗液 |
3 - 4 |
3 - 4 |
3 - 4 |
3 - 4 |
耐碱性汗液 |
3 - 4 |
3 - 4 |
3 - 4 |
3 - 4 |
耐干摩擦20, 21 |
4 |
4 |
4 |
4 |
耐唾液和汗液 |
牢固 |
|
|
|
可挥发物释放量 [mg/m3]22 |
Formaldehyde 甲醛 [50-00-0] |
0.1 |
0.1 |
0.1 |
0.1 |
Toluene 甲苯 [108-88-3] |
0.1 |
0.1 |
0.1 |
0.1 |
Styrene 苯乙烯 [100-42-5] |
0.005 |
0.005 |
0.005 |
0.005 |
Vinylcyclohexene 乙烯基环己烷 [100-40-3]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4-Phenylcyclohexene 苯基环己烷 [4994-16-5] |
0.03 |
0.03 |
0.03 |
0.03 |
Butadiene 丁二烯 [106-99-0]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Vinylchloride 氯乙烯 [75-01-4]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芳香烃 |
0.3 |
0.3 |
0.3 |
0.3 |
有机挥发物 |
0.5 |
0.5 |
0.5 |
0.5 |
气味测定 |
总体 |
无异味23 |
SNV 195 651 (经修正)22 |
3 |
3 |
3 |
3 |
禁用纤维 |
石棉纤维 |
不得使用 |
-
(1) 例外的情况:后续加工必需经过湿处理的产品: 4.0-10.5; 泡绵制品: 4.0-8.5; 第IV级别带有涂层或层压的皮革制品: 3.5-9.0
-
(2) 此处不得检出(n.d.)是指使用「日本112法」中规定的吸收测试法应小于0.05吸收率单位,即应少于16mg/kg
-
(3) 对于用玻璃制成的辅料无此要求
-
(4) 对于皮革类产品 10.0 mg/kg
-
(5) 定量限值 :六价铬Cr(VI) 0.5 mg/kg, 禁用的芳香胺20mg/kg, 禁用的染料50mg/kg
-
(6) 对于无机材料制成的辅料无此要求
-
(7) 包含了EC-Regulation 1907/2006中对该项目的要求
-
(8) 只适用于金属附件及经金属处理之表面: 0.5 mg/kg
-
(9) 只适用于金属附件及经金属处理之表面: 1.0 mg/kg
-
(10) 针对所有非纺织辅料和组成部分,以及在纺丝时加入着色剂生产的有色纤维和含有涂料的产品
-
(11) 仅适用于天然纤维
-
(12) 具体物质列在附录中
-
(13) 适用于涂层产品、塑料溶胶印花、柔软泡绵和塑料附件
-
(14) 适用于所有含有聚氨酯的材料
-
(15) 适用于所有做过防水、防油后整理和涂层处理的材料
-
(16) 适用于合成纤维、纱线或缝纫线以及塑胶材料
-
(17) 除了被Oeko-Tex
-
(18) 若产品必须经过加热后处理 (于湿或干程序) 则例外: 3.0%。
-
(19) 適用於在生產過程中被加入了溶劑的纖維、紗線及帶塗層製品。
-
(20) 对于后续加工有“洗水处理”的产品 没有此项要求
-
(21) 对于颜料、还原染料或者硫化染料, 耐干摩擦的最小色牢度级别应为3级
-
(22) 适用于纺织地毯, 床垫和不用于服装的泡绵和大型涂层产品
-
(23) 无霉味, 无高沸点汽油裂解气味, 无鱼腥味, 无芳香或香水气味
有害物质列表, 杀虫剂
名称 |
CAS-Nr. |
2,4,5-涕 |
93-76-5 |
2,4-滴 |
94-75-7 |
保棉磷/谷硫磷 |
86-50-0 |
益棉磷/乙基谷硫磷 |
2642-71-9 |
艾氏剂 |
309-00-2 |
乙基溴硫磷 |
4824-78-6 |
敌菌丹 |
2425-06-1 |
甲萘威 |
63-25-2 |
氯丹 |
57-74-9 |
克死蟎 |
6164-98-3 |
毒虫畏 |
470-90-6 |
香豆磷/蝇毒磷 |
56-72-4 |
氟氯氰菊酯 |
68359-37-5 |
λ-氯氟氰菊酯 |
91465-08-6 |
氯氰菊酯 |
52315-07-8 |
脱叶膦 |
78-48-8 |
溴氰菊酯 |
52918-63-5 |
米托坦 |
53-19-0, 72-54-8 |
滴滴伊 |
3424-82-6, 72-55-9 |
滴滴涕 |
50-29-3, 789-02-6 |
二嗪农 |
333-41-5 |
2,4-滴丙酸 |
120-36-2 |
白治磷 |
141-66-2 |
狄氏剂 |
60-57-1 |
樂果 |
60-51-5 |
地乐酚 |
88-85-7 |
α-硫丹 |
959-98-8 |
β-硫丹 |
33213-65-9 |
异狄氏剂 |
72-20-8 |
高效氰戊菊酯 |
66230-04-4 |
氰戊菊酯 |
51630-58-1 |
七氯 |
76-44-8 |
环氧七氯 |
1024-57-3 |
六氯代苯 |
118-74-1 |
α-六六六 |
319-84-6 |
β-六六六 |
319-85-7 |
δ-六六六 |
319-86-8 |
异艾氏剂 |
465-73-6 |
克来范 |
4234-79-1 |
十氯酮 |
143-50-0 |
林丹 |
58-89-9 |
馬拉硫磷 |
121-75-5 |
2-甲-4-氯(苯氧)乙酸 |
94-74-6 |
2-甲-4-氯(苯氧)丁酸 |
94-81-5 |
2-甲-4-氯(苯氧)丙酸 |
93-65-2 |
甲胺磷 |
10265-92-6 |
甲氧滴滴涕 |
72-43-5 |
灭蚁灵 |
2385-85-5 |
久效磷 |
6923-22-4 |
对硫磷 |
56-38-2 |
甲基对硫磷 |
298-00-0 |
乙滴涕 |
72-56-0 |
速灭磷/磷君 |
7786-34-7 |
烯虫磷/胺丙畏 |
31218-83-4 |
丙溴磷 |
41198-08-7 |
喹硫磷 |
13593-03-8 |
毒杀芬 |
8001-50-1 |
碳氯灵 |
297-78-9 |
毒杀芬 |
8001-35-2 |
氟乐灵 |
1582-09-8 |
有害物质列表, 氯化苯酚
名称 |
CAS-Nr. |
五氯苯酚 |
87-86-5 |
2,3,5,6-四氯苯酚 |
935-95-5 |
2,3,4,6-四氯苯酚 |
58-90-2 |
2,3,4,5-四氯苯酚 |
4901-51-3 |
有害物质列表, 邻苯二甲酸酯
名称 |
CAS-Nr. |
Acronym |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
28553-12-0, 68515-48-0 |
DINP |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
117-84-0 |
DNOP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
117-81-7 |
DEHP |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
26761-40-0, 68515-49-1 |
DIDP |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
85-68-7 |
BBP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84-74-2 |
DBP |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
84-69-5 |
DIBP |
Di-C6-8-branched alkyphthalates |
71888-89-6 |
DIHP |
Di-C7-11-branched alkylphthalates |
68515-42-4 |
DHNUP |
Di-n-hexylphthalate |
84-75-3 |
DHP |
Di-(2-methoxyethyl)-phthalate |
117-82-8 |
DMEP |
Di-pentylphthalate (n-, iso-, or mixed) |
131-18-0, 605-50-5, 776297-69-9 |
DPP |
有害物质列表, 有机锡化合物
名称 |
Acronym |
三丁基錫 |
TBT |
三苯基錫 |
TPhT |
二丁基锡 |
DBT |
二辛基锡 |
DOT |
有害物质列表, 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
名称 |
CAS-Nr. |
MAK III, 第一类别 |
4-氨基联苯 |
92-67-1 |
联苯胺;4,4`-二氨基联苯 |
92-87-5 |
4-氯-邻-氨基甲苯 |
95-69-2 |
2-萘胺 |
91-59-8 |
MAK III, 第二类别 |
邻胺基偶氮甲苯 |
97-56-3 |
2-氨基-4-硝基甲苯 |
99-55-8 |
对-氯苯胺 |
106-47-8 |
2,4’-二氨基苯甲醚 |
615-05-4 |
4,4’-二氨基联苯甲烷 |
101-77-9 |
3,3’-二氯联苯氨 |
91-94-1 |
3,3’-二甲氧基联苯胺; 联大茴香胺 |
119-90-4 |
联邻甲苯胺 |
119-93-7 |
3,3’-二甲基-4,4’- 二氨基联苯甲烷 |
838-88-0 |
3-氨基对甲苯甲醚 |
120-71-8 |
4,4,-并甲基-二(2-氯苯胺) |
101-14-4 |
4,4'-二氨基二苯醚 |
101-80-4 |
4,4'-二氨基二苯硫醚 |
139-65-1 |
邻氨基甲苯 |
95-53-4 |
2,4-二氨基甲苯 |
95-80-7 |
2,4,5-三甲基苯胺 |
137-17-7 |
邻氨基苯甲醚 |
90-04-0 |
2,4-二甲基苯胺 |
95-68-1 |
2,6-二甲基苯胺 |
87-62-7 |
4-氨基偶氮苯 |
60-09-3 |
有害物质列表, 致癌染料
C.I. Generic Name |
C.I. Structure number |
CAS-Nr. |
C.I. Acid Red 26 |
C.I. 16 150 |
3761-53-3 |
C.I. Basic Red 9 |
C.I. 42 500 |
569-61-9 |
C.I. Basic Violet 14 |
C.I. 42 510 |
632-99-5 |
C.I. Direct Black 38 |
C.I. 30 235 |
1937-37-7 |
C.I. Direct Blue 6 |
C.I. 22 610 |
2602-46-2 |
C.I. Direct Red 28 |
C.I. 22 120 |
573-58-0 |
C.I. Disperse Blue 1 |
C.I. 64 500 |
2475-45-8 |
C.I. Disperse Orange 11 |
C.I. 60 700 |
82-28-0 |
C.I. Disperse Yellow 3 |
C.I. 11 855 |
2832-40-8 |
有害物质列表, 致敏染料
C.I. Generic Name |
C.I. Structure number |
CAS-Nr. |
C.I. Disperse Blue 1 |
C.I. 64 500 |
2475-45-8 |
C.I. Disperse Blue 3 |
C.I. 61 505 |
2475-46-9 |
C.I. Disperse Blue 7 |
C.I. 62 500 |
3179-90-6 |
C.I. Disperse Blue 26 |
C.I. 63 305 |
|
C.I. Disperse Blue 35 |
|
12222-75-2 |
C.I. Disperse Blue 102 |
|
12222-97-8 |
C.I. Disperse Blue 106 |
|
12223-01-7 |
C.I. Disperse Blue 124 |
|
61951-51-7 |
C.I. Disperse Brown 1 |
|
23355-64-8 |
C.I. Disperse Orange 1 |
C.I. 11 080 |
2581-69-3 |
C.I. Disperse Orange 3 |
C.I. 11 005 |
730-40-5 |
C.I. Disperse Orange 37 |
C.I. 11 132 |
|
C.I. Disperse Orange 76 |
C.I. 11 132 |
|
C.I. Disperse Red 1 |
C.I. 11 110 |
2872-52-8 |
C.I. Disperse Red 11 |
C.I. 62 015 |
2872-48-2 |
C.I. Disperse Red 17 |
C.I. 11 210 |
3179-89-3 |
C.I. Disperse Yellow 1 |
C.I. 10 345 |
119-15-3 |
C.I. Disperse Yellow 3 |
C.I. 11 855 |
2832-40-8 |
C.I. Disperse Yellow 9 |
C.I. 10 375 |
6373-73-5 |
C.I. Disperse Yellow 39 |
|
|
C.I. Disperse Yellow 49 |
|
|
有害物质列表, 其他禁用染料
C.I. Generic Name |
C.I. Structure number |
CAS-Nr. |
C.I. Disperse Orange 149 |
|
85136-74-9 |
C.I. Disperse Yellow 23 |
C.I. 26 070 |
6250-23-3 |
有害物质列表, 氯化苯及氯化甲苯
二氯苯 |
三氯苯 |
四氯苯 |
五氯苯 |
六氯苯 |
氯甲苯 |
二氯甲苯 |
三氯甲苯 |
四氯甲苯 |
五氯甲苯 |
有害物质列表, 多环芳香烃
名称 |
CAS-Nr. |
苊 |
83-32-9 |
苊烯 |
208-96-8 |
蒽 |
120-12-7 |
苯并[a]蒽 |
56-55-3 |
苯并[a]芘 |
50-32-8 |
苯并[b]熒蒽 |
205-99-2 |
Benzo[e]pyrene |
192-97-2 |
苯并[ghi] 苝(二萘嵌苯) |
191-24-2 |
苯并[j]荧蒽 |
205-82-3 |
苯并[k]荧蒽 |
207-08-9 |
屈 |
218-01-9 |
Cyclopenta[c,d]pyrene |
27208-37-3 |
二苯并[a,h]蒽 |
53-70-3 |
Dibenzo[a,e]pyrene |
192-65-4 |
Dibenzo[a,h]pyrene |
189-64-0 |
Dibenzo[a,i]pyrene |
189-55-9 |
Dibenzo[a,l]pyrene |
191-30-0 |
荧蒽 |
206-44-0 |
芴 |
86-73-7 |
茚并[1,2,3-cd]芘 |
193-39-5 |
1-Methylpyrene |
2381-21-7 |
萘 |
91-20-3 |
菲 |
85-01-8 |
芘 |
129-00-0 |
有害物质列表, 禁用阻燃物质
名称 |
CAS-Nr. |
Acronym |
多溴联苯 |
59536-65-1 |
PBB |
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 |
126-72-7 |
TRIS |
三(吖丙啶基)氧化磷 |
545-55-1 |
TEPA |
五溴二苯醚 |
32534-81-9 |
penta BDE |
八溴二苯醚 |
32536-52-0 |
octaBDE |
十溴二苯醚 |
1163-19-5 |
decaBDE |
六溴环十二烷 |
25637-99-4 |
HBCDD |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
85535-84-8 |
SCCP |
六溴环十二烷 |
115-96-8 |
TCEP |
有害物质列表, 残余溶剂
名称 |
CAS-Nr. |
Acronym |
1-Methyl-2-pyrrolidone |
872-50-4 |
NMP |
N,N-Dimethylacetamide |
127-19-5 |
DMAc |
Dimethylformamide |
68-12-2 |
DMF |
有害物质列表, 残余表面活性剂, 润湿剂
名称 |
CAS-Nr. |
Acronym |
Nonylphenol |
various |
NP |
Octylphenol |
various |
OP |
Octylphenolethoxylates |
various |
OP(EO) |
Nonylphenolethoxylates |
various |
NP(EO) |
有害物质列表, 其他残余化学物
名称 |
CAS-Nr. |
Acronym |
邻苯基苯酚 |
90-43-7 |
OPP |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
Various |
PFOS |
全氟辛酸 |
335-95-5 |
PFOA |
短链氯化石蜡 |
85535-84-5 |
SCCP |
三(2-氯乙基)磷酸酯 |
115-96-8 |
TCEP |
Dimethylfumarate |
624-49-7 |
DMFu |